功能性胃肠病的常见症状如下:
一、上消化道症状
(一)功能性消化不良
1. 餐后饱胀:
- 表现为进食正常量的食物后,较长时间(通常超过正常消化所需时间)仍感觉食物停留在胃内未被消化,有胃部胀满不适的感觉,一般在餐后数小时仍不缓解。
- 例如,午餐后 3 - 4 小时,仍感觉胃部像刚吃完饭一样饱胀。
2. 早饱感:
- 指进食少量食物(通常远低于正常进食量)后即感觉胃部饱胀,无法继续正常进食。
- 比如,早餐只吃了几口食物,就觉得已经饱了,再吃就会觉得胃胀难受。
3. 上腹痛:
- 疼痛部位主要位于上腹部,可为隐痛、胀痛、钝痛或烧灼痛等不同性质的疼痛。疼痛程度一般为轻度到中度,偶尔可能会加重。
- 疼痛发作没有明显规律,可能与进食有关,也可能在空腹时发作,部分患者在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时疼痛也会加重。
4. 上腹烧灼感:
- 患者自觉上腹部有灼热感,类似于喝了热汤或吃了辛辣食物后胃部的那种温热不适的感觉,但程度相对较轻。
- 这种烧灼感通常在空腹或进食某些特定食物(如酸性、辛辣食物)后出现或加重。
二、下消化道症状
(一)肠易激综合征
1. 腹痛:
- 疼痛部位常见于下腹部,多为间歇性发作,疼痛性质多样,如绞痛、胀痛、隐痛等。
- 腹痛通常在排便前加重,排便后缓解,部分患者可能在进食后或情绪紧张时出现腹痛。
2. 腹泻:
- 大便次数增多,一般每天 3 - 5 次,严重者可达 10 余次。大便多为不成形便,可为稀水便或带有黏液,但通常无脓血。
- 腹泻通常在清晨或进食后发生,有时会因情绪变化、饮食不当等因素诱发。
3. 便秘:
- 排便困难,大便干结,呈羊粪状或球状,每周排便次数少于 3 次。
- 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排便不尽感,即虽然已经排便,但仍感觉肠道内有残留粪便未排出。
4. 腹胀:
- 患者自觉腹部胀满不适,通常在下腹部较为明显,有时整个腹部都有胀满感。
- 腹胀可能在进食后加重,也可能在肠道气体积聚或肠道蠕动异常时出现。
(二)功能性便秘
1. 排便困难:
- 包括排便费力,需要用力才能排出粪便,有时甚至需要用手按压腹部或借助其他外力辅助排便。
- 排便时可能会感到肛门阻塞感,好像有东西堵住肛门,导致粪便难以排出。
2. 排便次数减少:
- 每周排便次数少于 3 次,严重者可能数周才排便一次。
- 长期便秘还可能导致食欲减退、口臭、口苦等症状。
3. 大便性状改变:
- 大便干结、坚硬,呈块状或颗粒状,有时像羊粪球一样。
- 由于水分被过度吸收,大便体积变小,排出困难,还可能导致肛裂、痔疮等并发症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- 2024-10-14宗谱、族谱、家谱是什么?有什么区别呢?
- 2024-10-14《群山回唱》:人生,从来不该被过去困住
- 2024-09-09人的野心是如何被培养起来的?
- 2024-09-09一个人的“贫穷富贵,生老病死”,老天爷早有安排,别不信
- 2024-09-02为啥现在没人做厨房吊柜了?听了过来人的分析后,我才恍然大悟